首页

优美网 女王sm调教黄金

时间:2025-05-30 01:02:39 作者:(乡村行·看振兴)江西铜鼓“花香”变“油香” 增收致富促振兴 浏览量:65476

  中新网江西铜鼓5月29日电 (巫发阳 王平 吴潇)夏日时节,走进江西宜春市铜鼓县棋坪镇丰坦村榨油坊,这里正在有条不紊地榨菜籽油,加热、榨油、过滤……一道道工序紧密衔接,村干部李敏宝将炒熟的油菜籽一勺一勺地舀进榨油机,随着机器转动,晶莹透亮的菜籽油汩汩而出,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菜籽油香气。

图为铜鼓县棋坪镇丰坦村榨油坊内,工人正在榨油。铜鼓县融媒体中心供图

  据了解,今年上半年油菜开花、抽薹、角果等阶段天气晴好,所以油菜收成较好,为更好地满足农民榨油需求,丰坦村榨油坊投入2万余元,添置一套菜籽油榨油机,帮助农民榨油。

  “我们的榨油坊自5月23日完成设备调试并试榨以来,全镇村民陆续来找我们榨油,机器满负荷运转,每天能产出1000斤左右菜籽油。”丰坦村干部李英柏介绍,榨油坊还实现了烘干和榨油一体化,农户们跑一趟就行,节省了不少的时间和精力。同时,他们还引进了新型过滤机器,进一步提升了菜籽油的品质。

图为铜鼓县棋坪镇丰坦村,收割机正在收割油菜。铜鼓县融媒体中心供图

  据了解,丰坦村一共种植了100余亩油菜,共收获20000斤菜籽,预计能榨6000斤油。“由于我们的原材料好,榨出的油品质高,销量一直不错,今年升级了新设备,菜籽油肯定会得到更多消费者的喜爱。”谈起今年的销路,李英柏信心十足。

  近年来,铜鼓县棋坪镇大力推广“稻油轮作”种植模式,油菜种植面积达1200余亩,油菜籽产量约20万斤,预计菜籽油产量可达6万斤。春赏油菜花,夏榨菜籽油,“花香”变“油香”,广阔的田野上,正绘就乡村振兴的绚丽画卷。(完)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【东西问】世界遗产如何促进文明互鉴?

“花为什么是香的,不是因为屏幕。草为什么是绿的,不是因为屏幕。颈椎曲度为什么变直,倒是有可能因为屏幕。”在网络平台上,一个叫作“远离屏幕计划小组”的社交群将这句话挂在简介里。这个已吸引4.2万年轻用户加入的社交群有明确的目标:“有意识地放下手机、电脑、平板等配置屏幕的工具,回到三维的空间去。”

民众走进中国宜兴陶瓷博物馆 探寻“一丸土”如何变身艺术瑰宝

封建农奴制在西藏有悠久的历史。三大领主土地占有制从公元10世纪开始就逐步形成,并迫使所有农奴与他们建立起人身依附关系。和平解放前,长期实行的封建农奴制度,逐渐形成占西藏总人口不足5%的农奴主占有西藏绝大部分生产资料,垄断着西藏的物质精神财富,而占人口95%以上的农奴和奴隶没有生产资料和人身自由。三大领主通过占有农奴人身,将其牢牢地束缚在土地上,绝对禁止逃亡。与此同时,寺院长期垄断教育,且有机会接受教育的僧人更是少数,导致西藏人口的文盲率一直居高不下。自给自足的经济、三大领主的压迫、神学禁锢的思想、对外隔绝的环境,使得西藏社会长期处于一种步履蹒跚的状态。

国际观察:美国制裁打压阻挡不了中国前进的车轮

“两面旗帜,承载着红色基因和辉煌战绩;6块奖牌,见证着官兵锐意进取的铿锵步伐。”文晓亮说,“习主席亲手将‘模范地空导弹营’荣誉奖旗颁授给我们,是鼓励更是期望。”去年,他们围绕某新型武器系统展开实兵演习、试验运用,连续在外执行任务近200天,辗转西北、东北多地,行程上万公里,克服陌生复杂环境、高温极寒条件等困难,取得30余项成果,助推战斗力转型升级。

马慧娟代表:乡村不是文化荒原

今年是应华亮来到乡村创业的第六年。在这名“80后”的带动下,如今稽东镇已有近三十家农创客创办的农业企业,这些年轻人的加入,让原本经济落后的稽东镇成为当地乡村产业发展最快的乡镇之一。

许仙配音者刘小芸漫游大陆:常来常往,越走越亲

对于降价后厂家供应能否保证的疑问,相关负责人表示,2021年至2023年,降价后的中选心脏支架供应量分别是当年协议量的149%、123%和123%,中选厂家总体上积极履行中选后的责任和义务,足量供应降价后的心脏支架,大家担心的“只降价不供货”等现象没有出现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